来源:雪球App,作者: 极海品牌监测,(https://xueqiu.com/7944046113/241567197)
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喜茶近9成的门店正常营业,新乡、枣庄、威海、商丘、揭阳、盐城、南通、湛江、宿迁、三亚的喜茶门店销量环比节前增幅靠前。1月22日大年初一,喜茶全国门店销售持续火爆,太原龙湖万达店、杭州万象城店、上海正大广场店等许多门店销量更是比节前平日增长600%以上。喜茶推出的新年新品红红火火山楂莓成为新年爆款,总销量已超100万杯。
同时,喜茶宣布开放加盟后短短10天里,申请加盟的人数就已破万,而在随后的两个月,多个商业地产官方微博也相继曝出其加盟店落地的消息。比如宜宾,喜茶万象汇店将于23年6月开业,据证实为喜茶加盟店;高邮市,喜茶加盟店年后落定;盐城,首间加盟店喜茶正在东台吾悦广场试营业中……
▎喜茶2023年1月门店发展趋势(网页链接)
从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来看,喜茶释放加盟信息后确实迎来了一波开店“小高潮”。截至1月30日,喜茶已在全国31省份的111座城市拥有门店880家,其中2023年的第一个月就在13个省份的30座城市,新开门店33家。
▎喜茶1月新增门店位置及部分店名(网页链接)
而这新开的33家门店中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就是24家,占比超过72%。其中广东省新开门店6家、江苏省新开门店5家、河南省则是4家。城市则包括梅州、清远、韶关、柳州、盐城、连云港、滨州、许昌、商丘等。
所在城市的开店选址几乎都选择在了主流商场之中或商场外的临街商铺,仅极少数选择在了美食步行街,总体有85%集中在购物中心。并且从店面的呈现来看,加盟店和标准店的差别明显,比很多GO店的面积还要小,它们更像是“即点即拿”的档口店。
▎喜茶门店城市等级分布(网页链接)
此前,疫情对于走直营路线、门店密度分布北上广深及新一线城市的喜茶影响较大。根据久谦中台数据显示,喜茶销售额在2022年持续走低,并在4月份触及低点,此后在震荡中反弹,但10月份营收整体仅略高于去年12月水平。而早在早在2021年10月,喜茶的同店销收入便出现下降迹象。
这种同店收入下降有多方面可能,诸如单一城市开店过密,以及自身经营问题。可以确定是,在同店收入修复之前,贸然扩张并不可取。而从喜茶放开加盟叠加疫情全面放开的第一个春节,看起来它的下沉策略奏效了。
尽管三、四线城市商圈比较集中,相对数量较少,但目前喜茶门店仅覆盖了50%的三线城市以及26%的四线城市。换句话说,假设今年喜茶的目标是在每座三、四线城市新开1家门店,那么它起码还能再开102家新店。
只不过二到四线城市的10元~20元茶饮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况且喜茶下沉也极有可能会在供应链上遇到一些挑战,尤其从现在全国“开花式”的加盟盛况。毕竟喜茶的产品多以“鲜果、鲜奶”为原料,这些原料不仅需要稳定的供货,有的还需要冷链配送。以及更多的加盟者出现后,如何把控质量和避免食安问题,这都是喜茶需要学习的功课。
再加之三、四线消费市场的特性,在这里本身对茶饮有着刚性需求的人群有限,即便春节出现销售热潮,但当返乡潮结束后,不可避免的喜茶门店会面临订单量回落的情况,如何让当地的常住居民成为自己的常客?也值得喜茶思索。
2023年消费回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对于新茶饮行业来说,如何盘活存量,去哪寻找增量显得更为急迫。极海品牌监测也会持续关注品牌们的成长。